当前位置:新闻中心>精选>什么样的E-Learning产品会有生命力?

什么样的E-Learning产品会有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4-05-11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我们这个行当(抱歉,我暂时没有用“行业”这个词)有太多令人目眩的词,E-Learning、在线教育、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网上大学……最近M-Learning和MOOC变得更加时髦而火热。

  在所有这些名词当中,E-Learning(电子化学习)最为大家所熟悉。理论上讲,只要是通过电脑以及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都应该属于E-Learning的范畴,这是广义的E-Learning。从这个意义来说,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名词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

  但似乎通常我们所理解的E-Learning是狭义的E-Learning,即企业在线学习系统及相关方面的服务。由于各种原因,总的来说这个行业规模不大,在不少企业里面,E-Learning的使用率也不太高,E-Learning平台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企业的电子图书馆。这使得这个行业十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每年虽有增长,但想象空间一直不大,E-Learning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也还比较弱,资本市场鲜少关注。

1

  最近,在线教育成了香饽饽,随着资本市场的推动,不仅有很多激情满怀的创业者前赴后继地加入,连BAT也不甘寂寞,纷纷进场,原来已然成为大鳄的线下培训机构似乎也不得不加入这场战斗。这让我们这个行当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了。让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学习、培训、教育这三个词到底有啥不同?

  学习,更倾向于那些主动学习,提到学习,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主动地寻求信息或知识。而培训,被动的味道更浓一些,是在老师引导下,相对短期内获得个人提升。教育,是一个更加系统的过程,通常有进阶课程,有相应的认证或者考试。当然这三个词也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MOOC更多的是原来大学里正规的、系统化的教育课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MOOC有老师的引导,也就有培训的成分,但最终又有学分的认证,这似乎更像教育了。甚至这种模式被大企业的企业大学所借鉴,用于企业培训,形态就更加多变了。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名词的定义和区别,其实,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不管是什么类型、哪个行业,都是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谁能让它更加方便、容易并且成本低廉,其生命力就一定非常旺盛。反之,任何新技术、新手段都只是个噱头,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做移动学习几年的时间里,总是被问起,你这个是不是E-Learning,跟E-Learning有什么区别?严格意义上来说,移动学习是广义的E-Learning的一种形态,但是因为面对的人群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别也还是很大的。就像前段时间流行的一个段子,问你是不是搞IT的,如果是的话,能不能帮我修一下电脑。IT行业不是电脑的代名词,但曾经的互联网公司被认为是IT行业。就像IT行业有很多细分的领域一样,E-Learning或者在线教育里边也有很多细分的领域,而且跨度还是很大的,大到几乎感觉不像是同一个行业。与此相同的是,微信刚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在问微信和手机版QQ的区别,随着微信的突飞猛进,这样的疑问和争论已经销声匿迹了。人们其实并不是那么关心你到底是什么行业,或者属于哪个品类,在乎的是用得爽不爽。

  举个例子,一群最不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人群——出租车司机最近成了移动互联网最热闹的应用人群。按说他们第一没时间,第二没智能手机、没数据流量,第三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岁数偏大,对新技术不敏感。但就是这样一群人,现在却把智能手机玩得非常溜。当我们还在犹豫的时候,他们的银行卡早就绑定了微信。像滴滴打车这样的软件,说它是IT行业,似乎不是,软件行业,似乎也不是,互联网行业,也不太像。但是它给司机带来新生意,结算方便,还有奖励,这样的应用,什么技术壁垒都能推倒。

  所以,我坚信,一定要做减法。不要再去管你做的是哪个行业,只要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群,帮助客户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把它做到极致,做一个让目标用户用得爽的东西,坚持容易和方便,还要足够便宜,如果能免费就更好。这样的产品一定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至于是E-Learning还是M-Learning,是在线教育,还是MOOC,这些都不重要。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