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统计了包括京翰在内的三家有代表性的一对一辅导机构,发现它们在校区分布上均呈现出极其悬殊的地域性差异,即主城区(指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六区)分校分布密集,远郊区县(指除六主城区以外的十个区县)分校寥寥无几。例如,聚优在主城区有36所分校,远郊区县只有3所分校;京翰在主城区有37所分校,远郊区县分校则无。
如果把主城区看做一线市场,那么远郊区县则为二线市场。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一线市场总人口数量为760万,二线市场为600万人;一线市场竞争激烈已趋饱和,二线市场尚待开发前景广阔。既然如此,这些以品牌为优势的大型辅导机构,为何不进军二线市场?
“京翰一对一是一家直营的连锁品牌辅导机构,我们在开办一所新的分校时,除了符合标准的硬件措施,还要有校长、教学主管、教务主管等必不可少的行政人员,以及10人以上的专职教师,外加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京翰市场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政人员说。如此庞大的成本投入,势必助推高额的辅导学费,二线市场较低廉的租金优势展现不出吸引力。
吴印刚是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前他在房山区某新建小区开办了一家名叫水墨英语的辅导班,除了英语外,也兼职中小学各科一对一辅导。“我们的课时费从80-100元不等,给老师的报酬是40-50元每课时。剩下的再减去各种开支,利润也就所剩无几了。”吴印刚告诉记者,由于郊区的住宅区相对分散,各辅导班就先下手为强,你抢占了一片小区,基本上就不会再有第二家与你竞争了,这也注定了你只能采取作坊式的办学模式,难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