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精选>龙文教育成被告:一场学习卡易货媒体广告引发的官司

龙文教育成被告:一场学习卡易货媒体广告引发的官司

发布时间:2015-09-15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昨天下午,龙文教育以被告的身份坐进了西城区法院的法庭。具体案由是,龙文教育以面值200万元的320张学习卡“投放”了《北京青年报》2014年的广告。双方合同签订,学习卡使用的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然而,进入2015年之后,学习卡竟然失效了。由此,给《北京青年报》广告代理商造成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为此,《北京青年报》广告代理商——十年一剑广告公司将龙文教育告上法庭。

  在当庭辩论中,龙文教育的律师辩称,学习卡上标明销售期为一年,即销售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激活后使用期为一年,截止日期方才是2015年12月31日。事实上,双方的分歧正是出现在是以合同中所称的“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为准,还是以学习卡使用说明为准。

  当然,法院的最终判决还需要等到一个月之后。不过,龙文教育以学习卡“易货”媒体广告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培训教育机构的招生需求。其实,类似龙文教育的“易货”做法,在不少培训教育机构与媒体的合作中都曾出现过。

  对于培训教育机构而言,招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其中,传统纸媒体的广告投放支出数额更是巨大。双方签订的合同显示,《北京青年报》半版广告价格为34670元,折价之后也仍在31203元。与此同时,媒体广告投放还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即能否达到招生宣传的目的。

  事实上,以龙文教育为代表的培训教育机构,以学习卡“易货”广告的做法,显然还是将传统媒体“捆绑”到招生的过程当中。众所周知,国内传统媒体大多具有“官方”背景,因而更具公信力、权威性。龙文教育与《北京青年报》的“合作”,自然将《北京青年报》作为扩大招生的渠道,通过《北京青年报》理应能够带来200万元的招生“收入”。因此,其“易货”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北京青年报》终归不是专业的招生机构,而龙文教育本身在培训教育市场也不是一枝独秀。那么,《北京青年报》在学习卡转化为人民币的过程中,难免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据称,《北京青年报》广告代理商以7折的折扣销售龙文教育学习卡。更值得关注的是,学习卡的销售渠道以《北京青年报》报社员工或报社员工亲属内部销售为主,不能以低价格在市场上或网络上买卖交易。

  不难看出,《北京青年报》广告代理公司不仅需要代销龙文教育的学习卡,而且必须面向《北京青年报》内部销售学习卡,其难度可想而知了。不过,引发此案的原由,恰恰是《北京青年报》员工7折买卡之后,前往龙文教育报名被告知“活动到期”了。面对《北京青年报》员工的退卡,广告代理商只能退费补偿,转而向龙文教育寻找解决的途径。

  在双方法庭辩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人物”被多次提及,那就是时任龙文教育副总经理的韩超。作为签订合同的龙文教育负责人,韩超现已从龙文教育离职。原告认为,导致学习卡“到期”的一个主要原因,恰恰是韩超离职之后,继任者拒绝执行前任的合同。

  由于被告——龙文教育提出需要一个月的举证期。下一次开庭时间确定在10月14日。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