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家教生意更为走俏,一些机构甚至开出了金牌家教一小时500元、补齐语数外三科一年15万元的“天价”学费。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家教简历注水是业内的公开秘密,家长花高价请到的很有可能是家教中介虚假“包装”出来的老师;家教行业缺乏准入和专业标准,相关部门监管乏力,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追责。有关部门应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对家教市场的监管,促进家教行业规范化发展。(新华社7月31日)
去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及今年前不久颁布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致力于把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都纳入规范管理。而从校外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这两份《意见》,尚难规范到上门服务(通过线下、线下中介平台上门家教或家长自聘家教)的家教培训行业。这需要进一步结合家教行业的特点,创新对家教行业的监管办法。
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的规范线上培训机构的《意见》,创新了备案审查制度,即并不要求举办线上培训的机构,必须有办学许可证,根据“减证便民”的原则,明确备案内容和要求,重点是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
这也是笔者一直建议的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管的办法,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把所有机构都纳入到监管体系中,以备案审查、过程监管,替代严苛的前置审批。门槛过高的前置审批,会推高培训机构的举办成本,减少培训供给,在培训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会让有资质的机构抬高学费,另一方面会让机构转到地下经营,游离在监管之外。可能考虑到线下培训机构,要保障举办场地的安全、卫生条件等要符合办学需要,因此,对于线下培训机构目前还实行有证有照(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监管办法。而线上培训,更容易实施备案审查制度。
而上门家教,与单纯的线下(集中到办学场地)培训和线上(授课)培训都不同,培训活动在线下,但由于在家里,不需要对场地提出要求,交易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但授课在线下。因此,适合采取和规范线上培训一样的备案审查制度,即要求提供家教服务的平台(线下和线上平台)都必须向主管教育部门备案所有提供家教服务的人员的信息。
此前规范线上和线下培训的《意见》都要求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当与所聘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线上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人员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教师资格证明(其中,外籍人员提供学习和工作经历、教学资质或教学能力说明)。那么,对从事家教的培训人员,是不是也必须要求有教师资格呢?
从现实看,要求所有家教老师都有教师资格是不太现实的。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兼职做家教,这是勤工助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大学生家教也受到很多家长欢迎。如果要求所有家教培训人员,都必须有教师资格,那那么多的大学生家教怎么办?另外,家长要选择没有教师资格的家教,也很难监管。
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家教机构、家教人员进行备案审查时,可能需要分两个系列。一个是在校大学生系列,这一系列要求备案家教大学生姓名、学校、学习经历等信息,二是社会人员(非在校大学生)系列,需要备案姓名、教师资格证明。对于外籍人员,考虑到签证性质,一律要求必须备案学习和工作经历、教学资质或教学能力证明。这可让对家教行业的规范落地,也是在此前规范校外线上线下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监管办法。
从长远看,对所有培训行业机构的监管,都应该采取降低准入门槛,进行备案审查,完善市场机制的方式。像对家教行业的监管,即便出台了监管规定,但家长在自聘家教时,不审查家教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也不看有无教学能力、教学资质,比如外教,只看对方有洋面孔、能说流利的外语,就聘来给孩子做洋家教,那监管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只有家长有更强的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教师,不盲目轻信,加上科学的监管,才能促进包括家教行业在内的所有校外培训业的规范经营,给学生提供有质量的校外培训选择。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